block chain DAY 5¶
约 1973 个字 3 张图片 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
Solana 区块链生态系统¶
- Solana的特点
- 被称为"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区块链"。
- 专为广泛、主流应用而设计:快速、可扩展、能源效率高。
- 区块链对比 (截至2024年12月)
- 交易速度 (确认时间):
- Solana:0.4秒。
- 以太坊:15分钟。
- 比特币:60分钟。
- 平均费用:
- Solana:一分钱的零头。
- 以太坊:3.09美元。
- 比特币:5.31美元。
- 效率:
- Solana:高吞吐量,底层低延迟。
- 以太坊:低吞吐量,Layer 2解决方案提高效率但有风险和缺点。
- 比特币:低吞吐量,高费用。
- 共识机制:
- Solana:权益证明 (Proof of Stake) 和历史证明 (Proof of History)。
- 以太坊:权益证明 (Proof of Stake)。
- 比特币:工作量证明 (Proof of Work)。
- Solana交易吞吐量:最高记录7,229 TPS,理论上可处理高达65,000 TPS。
- Solana的关键数据
- 每秒事务处理量:4,393+。
- 总交易量:3750亿+。
- 每笔交易中位费用:0.00064美元。
- 净碳足迹:0%。
- Solana每天处理的交易量超过所有其他链的总和。
- 核心创新:历史证明 (Proof of History)
- 问题:许多可编程区块链(如以太坊)依赖外部程序分配“中位”时间戳来验证交易顺序。
- 解决方案:历史证明允许将“时间戳”内置到区块链本身中,通过可验证延迟函数 (VDF) 实现,与权益证明结合使用,以提高速度和可扩展性。
- 为大规模采用而生
- 快速、去中心化、可扩展。
- USDC流通量:6.95亿+。
- 每日活跃账户:28万。
- 每日活跃交易量:1400万。
- 赋能全球多家公司的工具和集成,包括Mastercard、CIRCLE、VISA、Discord、Stripe、Shopify、Meta、Jump、Google。
- 赋能金融基础设施
- 闪电般快速的跨境支付:近乎零费用,无中介。
- 下一代支付轨道正在Solana上构建。
- Mastercard:与Solana合作制定新的加密凭证标准 (2023年4月)。
- Mercuryo:推出Spend,连接Solana钱包到9000万+Mastercard商户 (2024年9月)。
- Libre - RWA:与Hamilton Lane和Brevan Howard合作,将现实世界资产上链。
- Lulo - Savings:稳定币储蓄平台,优化DeFi收益,存款1.25亿美元+。
- Kast:稳定币支付卡,全球1亿+商户和ATM接受。
- 无国界支付:无银行延迟或转换问题。
- 有竞争力的奖励:每笔交易高达10%现金返还。
- 由金融专家创立:团队来自Circle、Phantom、Revolut、Wise等顶级公司。
- Lulo (储蓄应用):
- 收益:6%-15%。
- 安全性:受保护存款(相较于Coinbase、Robinhood的FDIC银行保护或其他DeFi的无保护)。
- 费用:无费用(相较于Robinhood的5美元/月或其他DeFi的性能+提现费)。
- 提现:即时(相较于2-3天+)。
- 总存款:1.25亿+美元。
- 用户数量:1.5万。
- Solana的金融基础设施工具
- 实时结算:实现全球金融交易的即时共识和实时结算。Solana架构旨在同时处理大量交易。
- 可定制合规性:新的代币标准与大型机构合作构建,专为复杂行为和监管合规性设计。
- 全球支付:Solana的速度和低费用使得大规模去中心化支付成为可能。
- Solana用例
- 支付卡:Kast。
- 储蓄应用:Lulo。
-
健康追踪:Cudis (健康与长寿协议)。
- 用户拥有健康数据、赚取奖励。
- 首款奖励健康之旅的AI智能戒指。
- 社区成员200K+,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。
- 测量心跳40M+次。
- 奖励健身课程500K+次。
- 捕捉总睡眠时间35亿+小时。
- 步数40亿+步。
- 资本市场中的Solana
- 代币化股票和现实世界资产:
- 传统金融轨道需要升级,Solana区块链正在推动资本市场的下一次演变。
- 截至2025年5月,已有210亿美元的现实世界资产在公共区块链上代币化。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将达到2万亿美元。
- 提供关于在Solana上发行代币化股票的报告。
- 代币化股票 (XxStocks):
- 将美国股票市场带到链上:可访问且兼容DeFi的代币化股票。
- 由Backed提供支持,它是业内历史最悠久的RWA发行方之一。
- 可转移代币:可在钱包中持有,或在链上应用中买卖。
- 兼容DeFi:可在DEXs(去中心化交易所)、借贷协议和DeFi应用中使用。
- Solana生态系统现状
- 越来越多的DeFi项目和传统金融公司正在Solana上构建应用。
- 链上GDP:1.7亿美元(环比增长213%)。
- 月活跃钱包:510万。
- DeFi TVL (总锁定价值):86亿美元,是DeFi TVL第二大链。
- 每日平均费用支付者:15万。
- 建设者和创作者:39亿+美元(环比增长53%)。
- USDC市值:86亿美元。
- Solana上的机会 (Superteam)
- 人才:通往领先Solana工作岗位的门户。一个由社区驱动的招聘机构,在Solana生态系统中建立职业生涯。
- 挣钱:基于项目的机会和奖金。
- 例如:LastMint Play Test(铸造最多者获胜,150 USDC奖金);Build Vietnam's Blockchain Future(超级团队越南,1500 USDC奖金);制作宣传视频(300 USDC奖金)。
- 即时拨款 (Instagrants):来自资助伙伴的免股权资助。
- 最高可达1万美元资助。
- 创业支持:加速器快速通道、活动与社交、演示日与反馈、黑客松支持。
- 合作周五:在多伦多、温哥华、蒙特利尔设有联合办公点。
- 成员:50多名成员,来自Solana生态系统中的顶级组织和创始人,包括BONK、CLAYNOSAURZ、TENSOR、MONKE DAO、PYTH、Newton、MCA、HELIUS、ORCA、Sec3、The Graph、VYBE、TARS AI、SONIC、Buddy.link、THE WEB3 PROF、SUPERBASEDD、Websto、fractl、BR1、UBC、TITAN、Astralane、Lucid Drakes。
Polygon:扩展以太坊以实现大规模采用¶
- 什么是Polygon?
- 一个全面的扩容平台,旨在使以太坊更快、更实惠。
- 起源:最初作为以太坊的侧链(Sidechain)推出,具有自己的安全模型和验证器网络。
- 演进:扩展为Layer 2框架,包含直接由以太坊共识机制保障的Rollup技术。
- Polygon不是一个单一的区块链,而是一个兼容以太坊的链框架。
- Polygon解决的问题(以太坊的局限性)
- 以太坊吞吐量有限:每秒约15笔交易。
- 高昂的Gas费用:网络拥堵时交易成本可能飙升至50美元以上。
- 大规模采用障碍:无法支持数百万用户进行DeFi、NFT和游戏应用。
- 以太坊优先考虑安全性而非性能,并遵循以Rollup为中心的路线图。
- Polygon的扩容技术
- Polygon PoS (Proof of Stake):
- 侧链解决方案,带桥接功能。
- 验证器网络:105个活跃验证器使用委托权益证明共识。
- Heimdall层:管理权益质押合约,创建并提交检查点到以太坊。
- Bor层:处理区块生产和交易执行,完全兼容EVM。
- Polygon Miden:
- 基于ZK-STARK的Rollup。
- 支持定制的ZK应用。
- Polygon zkEVM:
- 零知识Rollup。
- 提供以太坊安全性,同时兼容EVM。
- 工作流:
- Sequencer (排序器):收集用户交易,建立顺序,并在Layer 2执行。
- zkProver:生成加密零知识证明,验证批次中所有交易的有效性。
- Aggregator (聚合器):将交易及其证明打包并提交到以太坊。
- Verifier (验证器):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,高效验证ZK证明。
- Polygon CDK (Chain Development Kit):
- 用于开发自己的定制Layer 2区块链的工具包。
- 性能对比 (以太坊 vs. Polygon解决方案)
- 速度 (TPS):
- 以太坊:慢 (~15 TPS)。
- Polygon PoS:快 (~7,000 TPS)。
- Polygon zkEVM:中等 (~40-50 TPS 目前)。
- 费用:
- 以太坊:昂贵 (\(0.1-\)50)。
- Polygon PoS:非常便宜 (< $0.01)。
- Polygon zkEVM:低 (~\(0.01-\)0.10)。
- 交易最终性:
- 以太坊:~1-5分钟。
- Polygon PoS:~1-2秒。
- Polygon zkEVM:~30-60秒。
- 验证器:
- 以太坊:~1,000,000 (去中心化POS)。
- Polygon PoS:~100个验证器 (有限的PoS集合)。
- Polygon zkEVM:无验证器 (使用排序器+zkProver+以太坊验证器)。
- POL:Polygon的实用代币
- MATIC是为Polygon PoS提供gas、质押和奖励的代币。
- POL是Polygon 2.0下所有Polygon链的升级代币。
- 代币功能:
- 交易费用:用于支付Polygon网络上的操作。
- 质押:验证器质押POL以参与共识。
- 治理:代币持有者对协议升级和变更进行投票。
- 代币分配:验证器和质押者、生态系统基金、社区、基金会、团队和顾问。
- 挑战与局限性
- 安全权衡:PoS侧链依赖于相对中心化的验证器集(105个验证器)。
- 用户复杂性:对新用户来说,了解不同的Polygon解决方案和桥接资产可能令人困惑。
- 激烈竞争:zkEVM面临来自更成熟的Optimistic Rollups(如Base、Arbitrum、Optimism)的竞争。
- 技术限制:零知识证明生成仍然是计算密集型且昂贵的。
- Polygon 2.0 愿景
- Polygon旨在从单一PoS链发展成为一个完全由ZK保障的、可互操作的网络。
- 无限可扩展性:可定制的Layer 2链,根据特定应用需求进行定制。
- 以太坊级安全性:共享零知识证明系统,确保L1等效的安全保证。
- 无桥集成:本地跨链消息传递和资产转移,无需脆弱的桥接。
- 生态系统协同效应:整个网络中统一的验证器集。
- 直播演示内容
- 设置数字钱包。
- 添加Polygon测试网。
- 桥接资产。
- 资源:
- Polygon Bridge。
- MetaMask Wallet。
- StakePool Faucet。
- Uniswap。
- Chainlist。
BFT共识算法的文艺复兴:革新普遍去中心化系统的共识架构¶
- 讲座信息:Hans-Arno Jacobsen, Jeffrey Skoll计算机网络与创新教授,多伦多大学。与Edward (Gengrui) Zhang合作。2025年7月9日,BTS,加拿大温哥华。
- 主题:BFT共识算法的复兴:为普及型去中心化系统革新共识架构。
- 共识:
- 定义:普遍同意,一致,或多数相关方达成的判断。
- 共识算法协调系统节点,就应用程序输入(日志、账本、值、命令、事务、区块)达成一致。
- 何时需要共识:操作顺序、复制日志内容、确定领导者、分布式账本中写入的区块和事务。
- 容错性:
- 系统(节点)需要容忍故障,即在发生(部分)故障时能正常工作。
- 故障类型:
- 良性故障 (Benign Failures):服务器崩溃、消息丢失、重排序、重复。应用于文件系统、数据库、领导者选举/协调。对应CFT(Crash Fault-Tolerant)共识。
- 拜占庭故障 (Byzantine Failures):任意行为;故障节点(有意或无意)、节点可能撒谎、发送错误消息(不遵循协议、存在bug)。应用于安全关键系统、分布式账本。对应BFT(Byzantine Fault-Tolerant)共识。
- 系统故障示例:
- “蓝屏死机”是一种崩溃故障。
- 切断通信线路是一种遗漏故障。
- 信号衰减是一种时序故障或良性故障。
- “打猎事故”(物理线路损坏)被认为是崩溃故障(可能同时是遗漏故障或时序故障)。
- 加密货币黑客攻击(如Ronin Bridge,Poly Network,Wormhole):是由验证者妥协、智能合约漏洞、协议设计缺陷等造成的,被认为是拜占庭故障。
- 主动视图变更:
- 问题:被动视图变更的问题在于需要等待超时才能发现领导者故障,且新领导者需要同步日志,增加延迟。拜占庭服务器可能撒谎并启动选举。
- 目标:实现主动视图变更,节点可以主动竞选领导权。不使用领导者调度,而是由检测到领导者故障的节点启动选举,只选举最新节点。
- PrestigeBFT:一种基于声誉的方法,实现BFT中的主动视图变更。
- 声誉机制:将节点行为转化为声誉分数,反映节点正确的可能性。
- 惩罚:对每个竞选者施加惩罚。
- 补偿:奖励最新日志复制,奖励过去惩罚没有或只有逐渐增加的节点。
- 系统根据声誉得分选择领导者,声誉越高,成为新领导者的机会越大。
- 性能:在正常操作下(无故障),吞吐量比SBFT、HotStuff、Prosecutor高出约5.4倍。在节点数量增加时,性能优于HotStuff。在静默参与者和含糊其辞攻击下,吞吐量有弹性。
- 优点:第一个主动视图变更协议,能有效抑制恶意服务器。
- 动态成员资格变更:
- 问题:BFT共识算法通常假设静态的节点集合,而V2X网络(车辆来去、在线/离线)无法保证环境稳定。中心化数据处理导致数据垄断,损害数据完整性。
- V-Guard:应对动态成员变化的DL设计。
- 将配置和交易绑定,引入“booth”(描述符,指定参与车辆成员配置的集合)。
- V-Guard框架将排序与共识分离,可以发生在不同的booth中。
- Gossip协议用于进一步传播已提交的事务。
- 性能:在静态排序和共识方面,V-Guard的峰值吞吐量比HotStuff高22倍,比ResilientDB高9.5倍,比Narwhal高1.8倍。在成员动态变化下,吞吐量和延迟表现良好。
- 优点:快速、动态(适用于不稳定网络、间歇性连接)、多功能。
关于BFT共识算法的全面回顾(调查报告)¶
- 引言:
- BFT共识算法在区块链应用中广泛部署,提供去中心化信任。
- 文章旨在通过新的分类法(更高效、更鲁棒、更可用)对现有BFT算法进行系统性调查,并提供详细的协议描述、优缺点以及消息和时间复杂性对比。
- 背景:
- 状态机复制 (SMR):共识算法确保多台状态机协调运行,即使部分机器故障也能提供统一视图。
- 拜占庭故障:故障服务器可表现任意恶意行为,与良性故障不同。
- 拜占庭法定人数:为容忍 \(f\) 个故障节点,通常需要 \(2f+1\) 的法定人数。
- 网络假设:同步、异步、部分同步网络。
- 复杂性度量:消息复杂性(发送消息总数)和时间复杂性(消息传递轮数)。
- 服务属性:终止、协议、有效性(或安全性和活性)。
- 更高效的BFT共识:
- PBFT:现代BFT共识算法的基础。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容忍 \(f\) 个故障副本 (\(n=3f+1\))。安全性在异步网络中,活性需要有界消息延迟的同步性。
- 复制协议:三阶段提交协议(预准备-准备-提交),客户端等待 \(f+1\) 条回复。
- 视图变更:当主节点失败时,启动视图变更协议选择新主节点。
- 优缺点:开创性贡献,但二次消息复杂性 \(O(n^2)\) 限制其扩展性。
- SBFT: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容忍 \(f\) 个拜占庭服务器和 \(c\) 个崩溃/滞后服务器 (\(3f+2c+1\))。使用门限签名实现线性消息复杂性 \(O(n)\)。
- 复制协议:快速路径 (无故障) 和线性PBFT (有故障)。
- 视图变更:\(O(n^2)\) 消息复杂性。
- 优缺点:线性消息传输,客户端通信 \(O(1)\)。但故障客户端可能触发不必要视图变更。
- HotStuff: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容忍 \(f\) 个拜占庭服务器 (\(3f+1\))。部分同步网络下保证活性。乐观响应性。每个共识实例轮换主节点。
- 复制协议:四阶段协议 (准备-预提交-提交-决定),使用QC (法定人数证书)。
- 视图变更:频繁轮换领导者。
- 优缺点:线性消息传输,支持流水线化。但频繁领导者轮换在故障时性能下降。
- ISS: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多领导者SMR框架。将工作负载分配给多个领导者,并行运行SB实例。容忍 \(f\) 个拜占庭故障节点 (\(3f+1\))。
- 复制协议:日志分纪元和段,领导者负责各自段。并行运行SB实例。
- 多领导者选择:基于领导者选择策略,结合BFTMencius和故障检测器。
- 优缺点:显著提高吞吐量,更快客户端响应。但增加共识延迟,故障时SB实例失败概率高。
- DAG-Rider: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异步BAB协议,最优时间/消息复杂性。两层架构:结构化DAG用于可靠消息传播,零开销共识协议确定总顺序。
- DAG流水线:节点维护DAG,包含强边和弱边。通过BAB协议保证DAG最终一致。
- DAG中共识:使用完美硬币机制独立决定区块顺序。
- 优缺点:高吞吐量(并行流水线),但高延迟。
- Narwhal and Tusk: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基于DAG的内存池,分离事务传播和排序。
- DAG复制协议:类似DAG-Rider,但使用更高效的可靠广播。
- 优缺点:经验上吞吐量有优势,但由于内存池不维护顺序,事务共识延迟高。
- 更鲁棒的BFT共识:
- Aardvark: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改善高效BFT算法在“不友好执行”下的鲁棒性。
- 鲁棒性改进:更强的消息认证(签名客户端请求)、独立通信(资源隔离)、自适应领导者轮换(定期视图变更)。
- 优缺点:在故障客户端场景下更鲁棒,但对主节点性能期望过严可能导致不必要视图变更。
- Pompe: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排序协议,构建在标准共识算法之上。引入“拜占庭有序共识”,防止领导者操纵命令顺序。
- 复制协议:排序阶段(民主决定顺序)和共识阶段(周期性提交批次命令)。
- 优缺点:引入操作排序公平性,但未设计特定共识算法,安全性和活性与底层算法相关。
- Spin: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解决故障领导者导致的性能下降。每请求轮换主节点,使用黑名单排除故障副本。
- 鲁棒性改进:领导者轮换和合并操作。
- 优缺点:在主节点攻击下更鲁棒,但无故障时引入额外消息开销。
- Prosecutor: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允许服务器主动竞选主节点,对故障行为施加计算惩罚。
- 复制协议:O(n) 消息复杂性,使用门限签名。
- 视图变更:与计算惩罚关联,故障服务器需要执行指数级增长的计算工作。
- 优缺点:惩罚恶意服务器,但计算能力强的故障服务器可能导致长时间无正确领导者。
- RBFT: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通过并行执行多个PBFT实例来增加冗余,监控主实例性能。
- 鲁棒性改进:多实例并发运行,监控主实例速度和公平性。
- 优缺点:解决主节点单点故障问题,但引入大量额外消息开销 O(|M|(n^3+n^2+n))。
- 更可用的BFT共识:
- 基本模型:
- 可靠广播 (Bracha's RBC):异步网络中的协议。
- 二元拜占庭协议 (BA):异步网络中的多轮共识。
- DBFT: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无领导者BFT,部分同步网络。结合RBC和Psync(带弱协调器的BA变体)。
- Psync:BA协议的修改版,增加超时、弱协调器和终止条件。
- 优缺点:改进BA,但仍需部分同步网络。
- HoneyBadgerBFT: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无领导者BFT,异步网络。使用门限加密防御审查攻击。
- 高效大消息可靠广播:RBC中使用擦除编码,降低消息复杂性。
- 带加密共同硬币的BA:更安全的硬币翻转和终止条件。
- 异步共同子集 (ACS):核心构建块,并行运行RBC和BA实例。
- 优缺点:异步网络下的高吞吐量实用解决方案,但延迟较高。
- BEAT:
- 系统模型与服务属性:五种无领导者异步BFT协议 (BEAT0-BEAT4)。
- BEAT0:带标签门限加密,TDH2,更高效的擦除编码。
- BEAT1 & BEAT2:使用原始Bracha的RBC降低延迟。BEAT2将加密移到客户端,并使用匿名通信。
- BEAT3:使用AVID-FP,进一步降低带宽使用。
- BEAT4:使用AVID-FP-Pyramid(金字塔码)降低数据重构成本,尤其适用于部分数据读取。
- 优缺点:全面提升性能,BEAT3/4更适合BFT存储服务,但在某些情况下有更高延迟。
- 未来研究方向:
- 可扩展性:在保持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同时,扩展到数千个节点。
- 排序公平性:防止领导者操纵交易顺序(如抢跑),确保系统公正透明。
- 量子安全BFT共识:应对量子计算对传统密码学的威胁。
- 互操作性:实现不同BFT区块链和分布式系统之间的跨链共识和数据/资产转移。
- 机器学习中的BFT共识:确保分布式训练中数据和模型更新的完整性,以及多智能体学习中的鲁棒性。
以太坊 (Ethereum)¶
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、全球共享的计算平台,能够运行各种应用程序,且一旦部署就无法被关闭或审查。其核心创新在于能够运行智能合约。
诞生与发展:¶
由 Vitalik Buterin 在 2013 年提出,于 2015 年上线。2022 年 9 月,“The Merge”(合并)升级将其共识机制从工作量证明 (Proof-of-Work, PoW) 转换到了权益证明 (Proof-of-Stake, PoS)。
以太币 (Ether, ETH):¶
- 燃料 (Gas):作为以太坊网络的原生加密货币,主要用于支付网络操作(发送 ETH、执行智能合约、部署合约等)所需的费用,并以此激励验证者 (Validators)。
- 价值储存和交换媒介:ETH 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字资产。
智能合约 (Smart Contracts):¶
- 存储在区块链上的计算机程序,按照预设规则自动执行,无需第三方干预。
- 图灵完备:其智能合约语言 Solidity 是图灵完备的,可实现任何复杂逻辑。
- 不可篡改与透明:部署后代码无法篡改,公开透明。
以太坊虚拟机 (Ethereum Virtual Machine, EVM):¶
- 运行环境:智能合约的运行时环境,每次合约执行都在 EVM 中。
- 沙盒环境:隔离合约执行,确保错误不影响网络。
区块链:¶
- 分布式账本:去中心化、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,记录所有交易和合约执行。
- 共识机制:
- PoW (旧机制):矿工通过解决数学难题竞争打包区块。
- PoS (新机制):验证者通过质押 32 ETH 获得验证区块的权利,并获得新发行的 ETH 奖励。不诚实行为可能导致 ETH 被“罚没 (Slashing)”。
应用场景:去中心化金融 (DeFi)、非同质化代币 (NFTs)、游戏 (GameFi)、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(DAOs)、元宇宙 (Metaverse) 等。¶
挑战与未来:¶
- 可扩展性:通过 Layer 2 解决方案(如 Arbitrum、Optimism)和未来分片 (Sharding) 升级来解决。
- EIP-1559:升级后交易费用包含被销毁的“基本费用”和给验证者的“优先费用”,有助于 ETH 的通缩。
Gas¶
Gas 在区块链中是执行操作所需的“燃料”或“计算力成本”。
目的:¶
- 支付给验证者/矿工的报酬:激励他们维护网络。
- 防止网络滥用/垃圾信息:增加攻击成本。
- 衡量计算复杂性:不同操作消耗不同 Gas 单位。
工作原理:Gas 本身是计价单位,最终用 ETH 支付。¶
- Gas 单位 (Gas Units):每种操作的固定成本,例如简单 ETH 转账为 21,000 Gas 单位。
- Gas 价格 (Gas Price):你愿意为每 Gas 单位支付的 ETH 数量,通常以 Gwei (\(1 \text{ Gwei} = 10^{-9} \text{ ETH}\)) 为单位,价格动态变化。
- Gas 限制 (Gas Limit):你为交易支付的最大 Gas 单位数量,用于防止无限循环。
Gas 费用计算:¶
总 Gas 费用 = Gas 单位 (实际消耗量) \(\times\) Gas 价格。
EIP-1559 变化:¶
- 基本费用 (Base Fee):由网络动态计算并销毁 (burned),不进入验证者手中,有助于限制 ETH 供应量。
- 优先费用 (Priority Fee / Tip):给验证者的“小费”,激励优先处理交易。
- 销毁的 ETH 并非去了任何可访问的地址,而是发送到一个无法访问的地址,永久从流通中移除。
Hardhat¶
Hardhat 是一个以太坊开发环境,帮助开发者构建、测试和部署智能合约及去中心化应用 (dApps)。
主要功能:¶
- 本地以太坊网络 (Hardhat Network):内置私有区块链,用于快速迭代和调试。
- 合约编译:将 Solidity 代码编译成 EVM 字节码和 ABI。
- 合约部署:自动化部署智能合约到各种网络。
- 自动化测试:集成 JavaScript 测试框架(Mocha, Chai),编写合约测试。
- 插件系统:提供大量插件扩展功能(如与 Ethers.js 集成、Gas 报告)。
- 任务运行器:定义和运行自定义任务,自动化开发流程。
IPFS (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)¶
IPFS 是一个去中心化、点对点 (P2P) 的分布式文件存储和共享网络。
解决问题:¶
- 中心化和单点故障:HTTP 依赖中心服务器,易受攻击和审查。
- 效率低下:请求需到特定服务器,速度慢。
- 内容重复存储:浪费资源。
工作原理:¶
- 内容寻址 (Content Addressing):文件通过其内容的加密哈希值(内容标识符,CID)来标识,而非位置。CID 具有唯一性、不变性和内容校验功能。
- 点对点网络 (P2P):网络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是一个节点,既是客户端也是服务器。
- 分布式哈希表 (DHT):用于查找哪个节点拥有特定 CID 对应的文件。
- 文件持久性 (Pinning):通过“钉住”文件来确保其长期可用性,通常需要支付存储费用(如通过 Filecoin)。
优势:¶
去中心化、抗审查、高可用性、高效、版本控制、成本效益、Web3 基础。
局限性:¶
数据持久性需额外保障、实时性挑战、难以移除非法内容、隐私问题、入门门槛。
与区块链的关系:¶
互补。区块链存储小而重要的安全数据(如 CID),IPFS 存储大文件,共同构建高效的去中心化应用。
Remix (Web 框架)¶
Remix 是一个全栈的 Web 框架,利用现代 Web 标准来构建高性能、高用户体验的应用程序。
主要用途:¶
构建快速、流畅且具有弹性的 Web 应用程序。
特点:¶
- 服务器端渲染 (SSR):加快页面初始加载速度,利于用户体验和 SEO。
- 简化数据加载和表单提交:在路由中定义数据加载器(
loader
)和操作(action
),在服务器上运行。 - 利用 Web 标准:基于 Web Fetch API、HTTP 缓存和 HTML 表单等。
- 优化用户体验 (UX):嵌套路由、错误边界、渐进式增强。
- 与 Remix - Ethereum IDE 的区别:Remix IDE 是一个用于以太坊智能合约开发的在线 IDE,通常用 JavaScript/TypeScript 构建,与 Remix Web 框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Solana¶
Solana 是一个高性能的区块链平台,旨在解决传统区块链在速度、可扩展性和成本方面的挑战。
核心目标:¶
在不牺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,大幅提高可扩展性。
主要创新技术:¶
- 历史证明 (Proof of History, PoH):核心时间戳技术,允许验证者对交易顺序和时间进行加密证明,提升效率。
- 塔式拜占庭容错 (Tower BFT):基于 PoH 的权益证明 (PoS) 共识机制,快速达成共识。
- 管道化 (Pipelining):将交易处理阶段分配给不同硬件,提高并发性。
- 海平面 (Sealevel):并行智能合约运行时环境,允许合约并发执行。
- 涡轮 (Turbine):区块传播协议,分片传播区块,降低延迟。
- 云裂 (Cloudbreak):横向扩展的账户数据库,支持高并发读写。
- 海湾流 (Gulf Stream):无内存池的交易转发协议,优化确认时间。
SOL (原生代币):¶
用于交易费用、质押和治理。
优势:¶
极高的吞吐量和低延迟(每秒数万次交易)、低交易费用、活跃的生态系统、单链架构。
挑战:¶
去中心化程度的权衡(节点硬件要求高)、网络稳定性问题、对 Rust 开发者友好度(学习成本)。
现实世界问题及解决方案示例:¶
解决大规模微支付问题,例如在流媒体/游戏或物联网设备网络中,利用 Solana 的高吞吐量、低费用和快速最终性,实现每秒数万笔的自动化微支付交易,并用智能合约自动化分成和状态更新。
Polygon¶
Polygon 是一个以太坊扩容解决方案和多链生态系统,旨在解决以太坊高交易费用、低速度和可扩展性不足的问题,同时保持以太坊的安全性、去中心化和兼容性。
解决问题:¶
通过提供一系列扩容解决方案,如 PoS 侧链和 ZK Rollups,来提高以太坊的吞吐量并降低交易成本。
核心技术和组件:¶
- Polygon PoS 链 (Matic PoS Chain):最广泛使用的组件,是一个权益证明 (PoS) 侧链。它在链上处理交易,定期将验证状态提交到以太坊主网,安全性锚定以太坊。具有高吞吐量(最高可达 65,000 TPS)、极低费用和 EVM 兼容性。
- Polygon ZK Rollups (如 Polygon zkEVM):重要发展方向,通过零知识证明 (Zero-Knowledge Proofs) 将大量交易在链下打包并生成证明提交到以太坊主网,继承以太坊安全性,实现更高扩展性和 EVM 等效性。
- Polygon Supernets (现在也称为 Polygon Chain Development Kit - CDK):模块化框架,允许开发者构建自己的定制化区块链网络(应用专用链),可高度定制、具有主权性并与以太坊互操作。
MATIC 代币 (现在升级为 POL):¶
Polygon 网络的原生代币。用于质押、交易费用和治理。POL 代币旨在实现更灵活的多链质押。
架构层次:¶
通常包括以太坊层、安全层、Polygon 网络层和执行层。
优势:¶
解决以太坊痛点、EVM 兼容性、多样化的扩容方案、强大的生态系统。